1、人的能量会在升级打怪中迅速变强。

如果你不是个特别容易感到丧气的人,有自己的目标和冲劲,那么相信我,你的能量一定会在面对困难时迅速变强。以我为例,我就是个典型的愈难愈强的人,比如受到不公正的待遇,比如费尽心思要开拓新项目,比如想要做成一件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会变得不知疲惫不怕事,动用全身主观能动性把目标达成。

当然,可能结果不一定都是OK的,但很多事情,早经历、早历练,大有裨益。这些都不是白走的路。

所以从今天开始,如果你正在经历人生的hard模式,正在为一些问题发愁头疼,都要转变一种思路,这些事情不是坏事,正是帮你养成强人体质的手段而已。

熬过去了,走过去了,脱胎换骨。

2、只有当一个人死去了,人们才会相信他生前的观点、诚信,以及他所承受的痛苦。只要一个人还活着,他的观点就永远存在争议,他本人也永远值得怀疑。

—— 阿贝尔·加缪《局外人》

3、看了李健的采访,发现他真的通透,有思想!

「成功是不是最高标准」

李健:我觉得那是一种傻的哲学。

把人工具化,让商业价值成为社会的一个普适价值是非常危险的。人其实就是为情而来。所谓体验世界,其实就是为了体验各种各样的情感,亲情、友情,包括沮丧、激动。

「关于年龄」

李健:我觉得一个40岁的人,变得大腹便便,开始秃头,肆无忌惮地光着膀子上街,这是我非常忌讳的。人可以变老,但要老得体面一些。

「为什么不要孩子」

李健:我觉得没有必要延续自己的基因,没什么了不起的,也不是什么濒临灭绝的物种,没必要延续自己。

「你觉得不实现理想也挺好?」

李健:对。大部分理想都实现不了,所以,你实现不了理想,你就不活了吗?这没有意义。就像电影《如果爱有天意》,今生今世无法在一起,那你不能因为这就否定所有那些美好的东西,体验是最重要的。

「到了年纪就不会困惑了吗」

李健:我的人生是相反的:30多岁的时候我是不惑的,四十反而又困惑了。30岁不惑源于自己对世界的未知,懵懂,茫然或者干脆说是理所当然;可到了40岁,真正了解一点社会之后,发现很多问题其实是无解的。这世界的变化是无时不刻的,哪来什么答案?

古人说四十不惑因为他们生活简单: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大家都一样,很容易就看明白了。没互联网,没娱乐圈,连电都没有。今天我们面对的是什么?是个繁杂的世界,怎么比?

「关于如何摆脱焦虑」

李健:我们从小有一个惯性思维就是,一件事情发生了,或者来临了,我们要完成它,达到这个目标,一旦达不到就捶胸顿足,很有挫败感。

但后来我发现,理想实现不了没关系,而且大部分理想终究会变成幻想,变成梦想。能实现理想的人是非常少的,你不能因此而否定很多事情,甚至否定你的人生。

「现代人最大的问题」

李健:现代人大部分还是被生活吓怕了,生活的确艰难,但可能没有你想象的那么艰难。人们其实是害怕跟别人不一样,别人有汽车你也有汽车,别人有房子你也有房子,这样你才会有安全感。这样的人没什么错误,所以搞艺术的人才是少数。

「你的生活听上去比较稀薄,会高处不胜寒吗?」

李健:这都是误解。一个人看另一个人都是不准确的。我们学过物理都知道,隔着眼镜看这人,这是折射的结果,都是略有偏差的,只不过偏差大小而已。

别说别人了,自己看自己都看不准。我只是相信,人始终是变化的。人一定是变化的,今天和昨天都不太一样。

「关于生活中的比较」

李健:跟周围比,你会发现有些很差的人,比你红,比你有钱,你会觉得这不公平,但你要觉得自己今年比去年好,比如说哪怕身体比去年好,或者多写一首歌,你都是有收获的。

这不是一个精神自我安慰,它真正是一个好的人生哲学。因为任何领域里不太可能永远是公平竞争。人生是需要运气的,但是你自我不强大,你的希望会越来越小,运气我们无法左右,唯一能做的,就是把自我变得强大。

「我不是鼓励你去走一条很长的路,一条布满荆棘,蜿蜒坎坷的路,我是想说,许多看上去很短的路,实际上也许最艰难,它们不过是看上去很容易,但跨越那一步,你需要的不止是运气。

所以,索性不如咬紧牙关,把人生当作一场长途旅行,也许最终到达顶点的时候,你会发现周围便是美丽人生,你不需要巴结谁、讨好谁、迎合谁,就已经得到了想要的一切 。」

//大家非常值得一看。

仔细的看。

4、峨眉上下一直在反魔教,但谁反得最厉害呢?是一个普通女弟子叫做静慧。她对张无忌的恨,那是真恨。见到张无忌,她“手执长剑,满脸怒容的瞪着他”,这副如临大敌、但又不明真相的样子,分外好笑。张无忌和周芷若等聊完,周喊送客,静慧马上又“喝道:张无忌,掌门人叫你出去,你还纠缠些甚么?”喝完了仍觉得不过瘾,还趁机痛骂几句:“当真是武林败类,无耻之尤!”活画出一种人云亦云之愤怒,与徒劳无益之姿态。其实静慧当真知道“武林”是什么样子?世界是什么样子?她全不明了,跟着生气就完了。两天后,明教峨眉又和好了,也不和静慧商量。静慧是接着生气,还是怎么办?也不知道这姑娘想不想得明白,还是一直想不明白?

//可是人家眼神忠诚且清澈啊

//太简单了。当你想议和的时候,内部必须有个坚决对抗的声音,提高你议和的选择和价码;当你想对抗的时候,内部必须有个坚决议和的声音,以留下沟通的可能和余地。选择不重要,重要的是立场。

5、如果你问我,有什么东西是特别要注意回避的?我的回答是:人群。每一次我在人群中待了一段时间后,我就会变得更贪婪、更野心勃勃、更虚荣,甚至更冷酷、更无情。尽你所能地沉浸于自己的精神花园。

——塞内卡

6、「永远努力让你的生活与智慧、勇气、节制和正义这四大基本美德保持一致,拥有卓越的品格,以一种高尚和理性的方式生活。」

7、记住这个。你灵魂里的一滴仇恨,会扩散开来毁掉所有色彩,就像白牛奶里的一滴黑墨水。

-Munro

8、乔丹·彼得森谈论写作时说:「如果你能够思考、说话和书写,那你绝对具备强大的力量。写作就是思维的形式化表达。通过学会非常认真地写作,你就能够培养出良好的思考能力。当你能够有效地书写时,你几乎可以做到任何你想做的事情。」 

9、人们对小事的过分敏感和对大事的麻木不仁,

是一种奇怪的颠倒。

—— 帕斯卡尔

10、人是会变化的,两年前你们在同一起点。

两年后,你还在原地踏步。别人已经买车买房,你说别人怎么瞧得起你。

11、看人物最新一篇,写一个女作家,十年没上过班,到处体验生活。有句话说得特别好,“人和动物一样,都需要丰容,长期待在同一个环境里,创造力和生命力都会消失。”

悟了——明年打算这样过。挣半年钱,玩半年,体验生活!

//体验生活,我认为还是要走进民间,不能只体验五星酒店

最好是各地民间租房子

12、想多了全是问题,做多了全是答案。

总而言之,不管做什么,别自己吓唬自己

大家都是常人,别人能干的,我们就能干,没那么复杂。

13、人真正彻底的“自信”,是摆脱了小我的控制,而获得“自性”

在这之前,会有很多构建在小我上面的自信,比如资产自信、学历自信、工作自信、外貌自信,关系自信、技能自信等等来帮助自己获得社会化的外部认可而获得小我自信

14、我个人角度的建议是,现在年轻人家里条件如果不够,那千万不要搞那种掏空6个口袋去背高额贷款买房的事情。

你们记住人生三大事,回报率,保本金,超快乐。这是我做生意,投资上踩过很多坑之后的人生体验,真的没太复杂的思维,你们就记住这三个。三者有一,这钱你可以考虑画一画,三者有二,非常值得花,血赚,三个一个都不沾,碰都别碰。

有些事情能不能做,确实并非只看回报,因为有些事情没法谈回报,但你至少要先看最糟糕情况能不能承受,你能不能扛得住。

如果今天你家里条件很一般,你硬说房子是你的刚需,但代价是你掏空6个口袋,还要承受高昂债务,且买的是期房,这个事情中如果出现问题,你损失的不是你一个人的人生,而是6个人的人生。

请问这个代价你可以承担吗?

这还不是最糟糕的,最糟糕的,房子如果烂掉了,你失业了,此时此刻你得租房,得还贷,你背后的家庭还能够给你输血吗?

其实人和人买房都是不一样的,大城市里面的房价真当,即便下跌,亏个一两百万,对于已经站稳脚跟的中产家庭虽然和很痛苦,但不至于说是致命的,不至于说摧毁生活根基,但对于很多刚奋斗的,且家庭不富裕的人来讲是暴毙性的。

一旦你遭遇这种事情,我敢说99.9%的人此生再无翻盘可能了。

我认为解决这个问题只有一种可能,就是国家为这种大额交易出新政策,比如烂尾了是否贷款作废(这个没有就特么真不合理)。

所以做这种决定时要慎重。

哪怕没有烂尾,你也依然要想,你的断供风险,假设今天你搞了一个房子,他也交房了,那你的收入水平可以维持多少年,是现在够,且有上涨潜力,还是说现在够,但也已经是没有上升空间了?

如果断供怎么办?你回去和父母住?这套房子租出去?能覆盖多少成本?

这些事情听起来都是非常痛苦又复杂的,但你做决定前必须得想,因为你不想,到时候可能更加痛苦,你就要悔不当初,本报不了,回报率也没有,人家去买个理财就算不挣钱五年十年说不定还能收回本金呢,你这连本带利全部交代了。

我的评价是不如给自己买杯奶茶霍霍。

15、许多人喜欢追求复杂。

因为总感觉复杂等于深刻。实际上,把一个道理搞的很复杂的人,常常要么脑子不行,要么就是满足自恋。

当你发现一个人显得高深莫测时,大概率你遇到了一个猪头。 

16、「无论命运赐予什么,智者都会把它转化成令人钦佩的东西。」by塞涅卡

17、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不是生离死别,而是对方已经云淡风轻,你却念念不忘。

——林徽因

18、青少年近视呈早发、高发态势,已成影响青少年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突出问题。澎湃新闻注意到,江苏省教育厅近日下发《关于印发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清单(试行)的通知》(简称《通知》),明确了教育局局长、学校校长、任课老师、家长等八类人群的近视防控责任,要求班主任、任课教师按时下课、不拖堂,保障学生课间10分钟休息时间。

各地校长(园长)要严格落实校内1小时日间户外活动要求,提倡中小学生到校后先进行20分钟左右的身体活动,开足开齐体育课程,倡导在户外上体育课,上下午各安排30分钟的大课间体育活动。班主任要督促任课教师按时下课,不拖堂、不利用各种方式占用学生课间休息时间,统筹各学科课外作业量。督促学生每天规范做好2次眼保健操,课间10分钟走出教室,做到“轻眼课间10分钟”“清空教室”,到室外活动放松身心、远眺。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