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挥一挥手,不让你走。”在歌儿一般的意境里,时光即将作别2017,却也难舍2017。这一年,近300万天津滨海儿女与全国人民一道,豪情勃发,满怀赤诚,迎庆党的十九大,在共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新时代里,开启新征程,共襄新作为。

滨海这一年:时代变革,如诗如画境梦来

这一年,身处京津冀都市群沿海要冲的天津滨海新区,吹响建设繁荣宜居智慧新城的新号角——到2020年,全面建成高质量小康社会,基本实现国家对滨海新区功能定位,繁荣宜居智慧新城展现在世人面前;到2035年,向更高水平迈进,成为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载体平台和我国北方开发开放的战略高地,在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走在全国前列;到本世纪中叶,率先建成综合实力强劲、具有独特魅力、国际化程度领先的现代化强区。

新目标催人奋进,新理念,新思路启人心智,交叠碰撞,震动共鸣。2200多平方公里的广袤大地,因此推陈出新,蓄势待发,孕育希望,让“深耕滨海”演变得从未有这般真切。每一位“天津滨海人”从未有如此剧烈地触摸时代变革的萌动与激情。滨海新区这方热土,从未让人爱得如此深沉。

这一年,承载京津冀协同发展区域重任的天津滨海新区,战车隆隆,鼓角争鸣,天津滨海——中关村科技园里,创客云集,搭建起链接中关村、美国硅谷的“时光隧道”,让创新与世界零距离。挂牌短短一年,园区市场主体涌冒出600多家,不乏百度(滨海)创新中心、京东(滨海)云创空间、北京联合工坊等京城互联网创业“新军”。京津冀协同创新发展的新地标呼之欲出,美丽故事生动撩人。

这一年,第四届中国天津直博会如约而至,滨海新区敞开怀抱,笑拥全球22个国家和地区的403家企业展商。短短四天,6场飞行表演,超200场洽谈会,153架直升机出售,世界各地7万观众蜂拥而至,彰显滨海新区雄厚产业基础、世界级专业航展的不凡实力和卓然魅力。

这一年,世界航空巨头——空中客车在天津滨海新区宣布启用其欧洲以外首个A330宽体机完成和交付中心,显示其与中国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决心。空客320项目稳步推进,宽体机完成和交付中心项目如期完成,是服务和效率,让站在发展潮头的天津滨海新区赢得欧洲客商如此青睐。一向严谨细致的欧洲人,这一战略新决策在告诉你:选择天津滨海新区,没错的!

这一年,位于天津滨海新区文化中心的新区图书馆一跃成为“世界级网红”。开馆短短两个月,就接待130余家国内外媒体,不乏专程从美国、法国、西班牙万里飞奔而来的粉丝、访客,“最美”的图书馆名不虚传。

于2014年11月开建历时约3年建成的该馆,设计藏书量120万册,不用押金,刷刷身份证就能免费借阅图书,成为新区人最为受益的民生工程之一。图书悄然在涵养着滨海新区——一座文化城市的新品格。

这一年,滨海新区生态建设不遗余力,城市环境整治破釜沉舟。具有天津滨海新区生态建设风向标意义的《天津市北大港湿地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制定完成,将打造美丽天津标志性生态品牌、绿色名片,成为京津冀地区的宝贵绿肺。在创卫环境整治的基础上,滨海新区再把目光瞄向文明城区创建,一场深入持久的城市环境整治攻坚战正在滨海新区建成区全面打响,深度影响着这座城市,提升着市民的文明行为,给滨海新区贴上更多文明的标签。

新机遇新发展 滨海大有可为

新时代,新征程。伴随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不断深入,站在时代发展新起点的天津滨海新区未来在哪里?

专家指出,京津冀协同发展已经成为新区参与最直接、受益最直接的国家大战略。当前,新区创新发展成就引人注目,智能信息产业蓬勃发展。

滨海新区要成为“中国的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

国务院参事室特约研究员姚景源认为,滨海新区要成为“中国的中高端装备制造业基地”。当前已经具备创新基础与条件,在新的历史阶段,滨海新区大有可为,应该在产业结构优化上走在全国前列,要为中国产业结构由中低端走向中高端作出贡献。

“两翼”联动 支持雄安建设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清华大学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则表示,随着雄安新区的设立,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越来越明晰。该战略提出三年多来,三地一直按照中央部署的路线图时间表发展,获得多项成就。雄安新区和滨海新区作为京津冀协同发展中的“两翼”要联动,首都这“一核”要辐射,全面支持雄安新区的建设,努力形成“一核两翼”齐飞的格局。

未来京津冀湾区,滨海怎么办?

湾区经济成为2017年的一个热点词汇,未来的京津冀湾区中,滨海新区该扮演怎样的角色?

天津滨海综合发展研究院体制改革研究所庞凤梅博士认为,根据湾区经济演进历程,京津冀湾区处在工业经济向服务经济转型阶段,兼有创新经济雏形。发展类型滨海新区与东京湾类似,以制造业为主。国际湾区的发展经验表明,创新是湾区经济的根本动力、开放是活力源泉、宜居是魅力所在、文化包容是鲜明特征。

建议滨海新区不断提升贸易便利化水平,紧抓天津自贸区建设机遇,打造高效、透明、低成本的行政服务体系,提升营商环境。促进航运要素集聚,推进港口与自贸区联动发展,加快北方国际航运核心区建设。同时,加快基础设施的互联互通,打造为货物和资本集散的空间载体和管理中枢。吸引全国尤其是京津冀地区的科研力量和人才队伍向新区转移集聚,助推科研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结合已有大数据、云计算基础,借助北京、天津强大的科技研发资源,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打造智能制造新高地。

“良好的自然、生态和文化、社会的环境,有利于新区吸引、留住高端人才。”庞凤梅建议,新区还需进一步提升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优化城市布局、改善城市环境、提升城市品质,让天更蓝、水更清、地更绿、景更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宜居宜业的湾区都市景观。

在管理理念上主张所有“城市建设者”一律平等,在宣传上营造平等的文化氛围,在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方面消除歧视,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培育开放包容的精神理念。(张勇智 史嵩)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