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作文叫命题作文,有一种相声叫命题相声。

所谓命题相声,就是在一个固定甚至指定的主题内创作和表演相声。

有人说命题相声很容易,因为主题已经有人替你想好了。现实中命题相声其实很难,因为作者和演员的发挥空间都很有限,必须在一个框子里完成一段优秀的相声,你说难不难。

相声名家冯巩连续多次出现在辽宁卫视春晚上,他和王振华等人合作的相声从《乡音总关情》一直到2023年辽视春晚的《谁不说俺家乡好》都属于命题相声,其核心主题就是“辽宁风土人情和土特产”。

一、冯巩和辽宁

冯巩是正宗天津人,为什么他这么多年连续出现在辽视春晚并为辽宁的宣传出力呢?

一方面这中间应该有辽沈相声名家王振华的功劳,王振华曾经是冯巩创作团队的主力,和冯巩有非常深厚的友谊和感情。

另一方面,就在《谁不说俺家乡好》这段相声里有一句台词,冯巩曾经在辽宁省调兵山当兵,他将辽宁视为第二故乡。

二、轧场和排练

不论是央视春晚舞台还是辽视春晚舞台,在正式表演节目之前,冯巩每次都有一个固定流程,那就是轧场。

在辽视春晚正式录制开始前,冯巩团队抵达沈阳,并在当天晚上联系了沈阳市两家相声小剧场隆亿兴相声俱乐部和会友曲艺社前去轧场。

和往常一样,除了和相声社负责人联系之外,不用提前宣传更不用提前卖票,观众只需要花正常的钱就能得到一个意外之喜,近距离看到传说中的冯巩,而且还是“超前点映”,比全国人民提前一个月看到辽视春晚的节目。

在两个小剧场轧场结束后已经是深夜,冯巩他们还要马不停蹄修改剧本,针对轧场时发现的问题进行纠正和完善。

比如饰演翠花的宋宁按照剧本应该和冯巩、王振华的年龄差不多,但作为冯巩的学生,宋宁实际上要年轻不少,在轧场时明显感到他们是两辈人,于是冯巩第一时间叮嘱辽台工作人员,第二天录制前化妆时给宋宁化老一些。

结果我们就看到了辽视春晚舞台上一个带有沧桑感的宋宁,起码在观感上和冯巩、王振华相比就不违和了。

没有比较就没有伤害,一些年轻演员萝卜快了不洗泥,不肯下功夫排练更是经常忽视细节,体现在表演效果上和老艺术家的差距就比较明显了。

值得一提的是,冯巩、王振华、宋宁一起排练、轧场和录制的时候正赶上沈阳市放开初期,三个人轧场时已经有两个发烧,录制时则是“全军覆没”。

即使发着烧带着病体,三个人依然以饱满的精神完成了节目录制,丝毫看不出生病的迹象,这不仅是敬业精神同时也是表演水平的体现。

三、这是相声

就在辽视春晚正式播出时,一个很有意思的事情出现了,不同的平台给《谁不说俺家乡好》标注的节目题材不一样,有的标注小品,有的标注相声剧,实际上,这个节目还是辽视春晚字幕最准确,就是相声。

之前冯巩有一些看起来很像小品的相声剧被称为小品,实际上相声剧出现要比喜剧小品早得多,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天津就出现了相声剧,上世纪五十年代北京曲艺团则将相声剧作为一种特色节目经常排练和表演。

直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春晚舞台,陈佩斯朱时茂表演的喜剧小品《吃面条》才出现,后来被简称为小品(非喜剧的小品刚解放时就有),而且《吃面条》本身大部分包袱设计都和相声一样(姜昆亲自辅导的),你说《吃面条》是相声剧其实也是可以的。

相声剧论历史和出身可以说是小品的师父辈甚至师爷辈,但小品的名气太大,导致冯巩的相声剧经常被称为小品。

搞笑的是,2023年辽视春晚上这个《谁不说俺家乡好》明显就是一个群口相声,只是多了一副扁担而已,再说是小品就太扯了。

四、优秀作品

《谁不说俺家乡好》的结构设计相对来说比较简单,有网友就给总结了:冯巩东西南北转着圈儿夸辽宁。

事实确实如此,这段相声通过三个人物冯巩、老王和翠花之间的误会,让冯巩从辽北到辽南再到辽西最后到辽东,通过剧情设计把各地的土特产品全部夸了一遍,尤其是介绍辽西特产时还用了“质疑全世界”的锦州口音,喜剧效果很不错。王振华则插科打诨给每个区域的辽宁土特产配上不同的唱腔和歌词。

最后,误会解除,相声的底是“防着隔壁老王”,和王振华倒是非常契合。

很明显就可以看出来,这段相声和冯巩王振华之前在辽视春晚上表演的作品一样都属于宣传辽宁的命题相声,能连续几年在同一个主题下创作和表演不同的相声,这本身就非常难。而且这段相声结构虽然简单但完成度相当好,舞台效果也达到了,这就可以给打一个优秀分。

五、现实价值

《谁不说俺家乡好》在相声艺术上是有其价值和意义的,那就是笔者常说的“把点开春”,王振华、宋宁两个沈阳人加上视辽宁为第二故乡的冯巩,在辽视春晚上表演了一段宣传辽宁的相声,对现场观众和电视机前的辽宁观众来说亲切感十足,达到演出效果也是必然。

当然,也有网友吐槽,哎呀,这段相声不是很好笑嘛,全是辽宁土特产介绍,几个包袱也没有爆笑效果。

笔者想说,如果你只盯着《谁不说俺家乡好》的喜剧效果看,那你的格局就小了。

上文说了,命题相声本身就很难,在这种“宣传辽宁”的主题下想搞出包袱密集的喜剧效果那就更难了。

关键是,在笔者看来,《谁不说俺家乡好》这段相声的现实价值其实是要远远超过喜剧价值的。

简单统计了一下,冯巩和王振华在这段相声里一共提到了近二十种辽宁土特产,比如绥中的核桃、旅顺的樱桃、台安的大鹅、西丰的鹿肉、盘锦的河蟹、沟帮子的烧鸡、锦州的烧烤、丹东的黄蚬子和桓仁的羊汤等各种美食。

这些内容是辽宁人很熟悉的特产,起到了“把点开春”的作用,同时这对辽宁之外的观众来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宣传机会。

冯巩在相声里有一句台词:我是为乡村振兴来的。

这话没错,不要小看这一段十几分钟的相声,对于很多农村种植户、养殖户和电商来说,这就是活生生的大广告。

如果有两种鹿肉躺在顾客的购物车里,卖西丰鹿肉的客服就可以告诉顾客:这是冯巩老师在辽视春晚上特意推荐过的!这段相声也就成了农村电商增加销售额的利器。

还有一点需要注意的是,有些演员在卫视春晚上也为一些商业品牌做广告植入,他们服务的对象是某个品牌。而冯巩在这段《谁不说俺家乡好》里服务的对象可不是某一个品牌,而是一大片乡村、农民和商户啊。

笔者要是在辽宁本溪桓仁经营羊汤馆,一定要把冯巩相声里这段《一年四季啷哩个啷之喝羊汤》在电视机里循环播放,白白让冯巩给羊汤馆“做广告”。

以冯巩的咖位和地位,请他做一个品牌的代言人得多少钱?

现在不用了,冯巩在一段相声里就为辽宁近二十种土特产以及无数农民和商户做了免费代言人,这个现实价值真就不是一般重大了!

声明:本站为非盈利性赞助网站,本站所有软件来自互联网,版权属原著所有,如有需要请购买正版。如有侵权,敬请来信联系我们,我们立即删除。